各位领导、全院干警,大家好:根据组织安排,我有幸参加了第一批自治区为期一年的“访民情、惠民生、聚民心”活动,高院去了26人,分四个组,我被分配到了第四组任副组长。我住在和田地区墨玉县吐外特乡喀拉亚尕其村。下面我将住村一年来的情况向在坐的领导和同志们做一个汇报。
一、 住村的基本情况
我是2014年3月4号到的喀拉亚尕其村。这一切对我来讲都是陌生的,一是从城市到农村,这一生中接触农村仅有两次,一次是上高中时学农,还有一次参加工作前回了一趟河北老家。这两次时间都是短暂的。二是从机关到基层,其实刚参加工作时在铁路站段工作过,那也算基层,但与喀拉亚尕其村这个基层不能相提并论,三是从家庭生活到集体生活,我们每个人轮流值日做饭,一起走村入户,一起参加活动,一起学习。一起居住在村里办公室,基本上是朝夕相处,形影不离。
我所在的和田古称于阗,藏语意思为产玉石的地方,59年改成和田。玉、地毯、丝绸为和田老三宝。维吾尔医药、大芸、阿胶是和田新三宝。全地区辖7县1市,墨玉县是最大的县,全疆第二大县,人口54.86万人。我所在的喀拉亚尕其村距乡政府2公里,距墨玉县城10公里,距离和田市40公里。这里属大陆性温暖干旱气候,春夏炎热,干燥多风,冬天基本不下雪,夏天很少下雨,经常有沙尘暴。光照充足。全村199户,841人,100%是维吾尔族,全民信教。总耕地面积958亩,主要农作物是核桃、玉米和小麦,其他有少量大棚蔬菜。全村有3个村民小组,有2个清真寺,6个村干部,22名党员。整个吐外特乡80后90后的党员只有76名,其中乡机关、学校就占41名,剩下的35名党员分布在21个村,平均一个村不到两名。199户人家,我们入户走访了174家,有25户常年无人,在走访中发现年轻人很少见到,大部分是老人、妇女和孩子在家,年轻人实际占总人口的一半还多。到学校了解孩子学习积极性不高,迟到早退旷课辍学非常普遍,上学免费,午餐免费条件已经很好了。可是在地下讲经点有时发现了他们的踪影。“三股势力”疆独分子在与我们争夺青少年。宗教极端思想渗透的主要目标就是青少年,普通维族群众是非常纯朴善良的,他们有宗教需求,他们文化水平低,贫穷落后,容易受宗教影响和控制,极端势力利用宗教迷惑人,灌输民族分裂思想,鼓动为圣战献出生命,宣扬对异教徒进行杀戮,死后可以进天堂,天堂有更美好的生活。国家明令禁止一切非法宗教活动。但要从根上铲除宗教极端思想的毒瘤,使三股势力彻底没有市场还有很多工作要做。
二、我们所做的工作
这次“访民情、惠民生、聚民心”的主要任务就是 “转变干部作风、加强民族团结、促进宗教和谐、保障改善民生、维护社会稳定、强化基层基础、加强反恐斗争”七大任务。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,新疆最难最长远的还是民族团结问题,新疆最大的群众工作就是民族团结和宗教和谐。这三个最是对新疆民族宗教问题的深刻认识和精辟论述。
住村后,我们从访民情入手展开工作,首先与村干部座谈和个别交流谈心,及时全面了解村里基本情况,了解突出问题、薄弱环节是什么,然后在与村四老人员、特困户、五保户、重点人员、宗教人士交谈,最后到普通村民家走访,了解情况,帮助解决实际困难。走访时,对困难户,给大米、清油,对其他村民,依照当地的风俗和习惯,送去砖茶、方块糖,访贫问苦,促膝谈心,对重点困难户还走访了两次、三次,进一步了解疾苦。所到之处,受到了所有到访家庭的热情接待,他们把我们让到炕头,铺上餐布,拿出苹果、西瓜、红枣、核桃、囊饼热情招待我们,我们按照当地维吾尔族村民的习俗,盘腿而坐,和村民拉起了家常。只要把村民当成自己的亲人、朋友,以诚相待,村民们也会热情欢迎,并且知无不言,言无不尽。
还深入学校,走进教室,旁听教师授课,和师生座谈。所到之处,都不忘记宣传党的富民政策,讲村庄的变化,让群众感到、看到实实在在的变化,充分利用优势对村民进行法律帮助,积极化解农村土地纠纷、用水纠纷和邻里日常纠纷,针对村民法律知识欠缺,农村离婚率高,各种车辆安全事故多,工作组利用每次的村民大会,适时向村民讲解了婚姻法、道路交通安全法、合同法等相关法律,还开设了高级法院驻喀拉亚尕其村法律咨询点。(比如,盖了多少安居房、解决多少人就业、保障多少低保人员基本生活、农机具购置补贴多少、养羊贷款贴息补助多少、给南疆中小学生提供营养膳食补助等。种粮食、养羊、养牛,购买拖拉机、播种机有补贴,困难户有低保,五保户(40元)孤儿(600)80岁老人50元以上由国家供养。群众住富民安居房,自来水、柏油路、看电视听广播,高中免学费,营养午餐 新型合作医疗,生育保险、幼儿园、双语学习、两免一补、低保(每月130.6)、新农合)。还对有特殊困难的家庭给予特殊照顾。在走访中,我们发现一位名叫伊明尼亚孜•托呼提的残疾老人、双目失明,他长期瘫痪在床上,老伴也年老多病,他生活不能自理,子女没有就业,家庭十分困难,需要轮椅而买不起,得知这个情况后,认为应该需要特殊关心,工作组立即凑钱给伊明尼亚孜•托呼提在几十公里外的和田市买来了轮椅,并且亲自把老人从床上抱到轮椅上。有一个名叫阿不都海力力•艾则孜的中学生,考取了哈密师范学院,父母年老体弱,家庭十分困难,没有钱交学费,工作组得知后,送去了1000元,帮助交了学费。仅在斋月期间工作组就拿出了2000余元帮助困难群众。村民晚上值班,工作组用3000多元购置了大床、地毯等物供值班人员所用,还拿出西瓜、水果、矿泉水、方便面给值班村民食用。
由于村里马路上没有路灯,到了晚上村上一片漆黑,村民晚上行走十分不方便,由于村集体积累薄弱,我们筹集资金,亲自参加装上了七个太阳能高压钠路灯。
我们加大对重点人的帮教转化工作。使一位重点人员成为工作组的朋友。通过教育引导蒙面穿黑袍年轻男士留大胡须少了。
我们住村后的所作所为得到了村民的夸奖和欢迎,村民依明尼亚孜•白地带着水果看望我们,宗教人士买买提依明•艾合买提也来到工作组驻地看望我们,并且当场赋诗一首,<心里的期盼 真诚的礼物>新的客人来我村 给我们带来新的礼物 千里跋涉住村里 只为百姓而来 你们来到我们村 比黄金还珍贵 法律的天平在手里 百姓的期望满足了 你们来到我们村 喀拉亚尕其的群众欢迎你们 我们的心里很期盼腐败分子无出路
表达对自治区“访民情、惠民生、聚民心”活动的拥护和支持。
三、我的感受
虽然在农村待了一年,与当地村民接触了一些时间,有些已经成为朋友,但要走进他们的生活、真正了解他们的文化、心态和内心世界,还差的很远,关于民族宗教方面的知识,知之甚少。工作中走马观花、蜻蜓点水的情况比较多。作为一名司法干部,在新疆工作,国家民族宗教知识还是应该多知道一点才是。
近年来参与暴恐案件的人员“80后、90后”居多,初中以下文化占到95%以上。看来以“彻底铲除宗教极端思想滋生的土壤”, 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已经刻不容缓,现在基础教育已被列入重要民生工程,南疆三地州义务教育已到高中阶段。习总书记在新疆考察时说过,民族问题不是一句口号,也不是握握手、拥拥抱、送袋米、给壶油就能实现,让群众有事干,有钱挣、有盼头、互信尊重、包容。给我们指明了方向。习总书记3月1日主持召开的中央改革领导小组第11次会议上提出,要发展乡村教育,让每个乡村孩子都能接受公平、有质量的教育,把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,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,要阻止贫困现象一代代传递下去。通过了《乡村教师支持计划》。国家层面已经开始重视。
一年的农村生活,我既感受到了广大群众的善良、淳朴和热情,也感受到了农民生活的艰辛、清苦和落后。村里农业基础薄弱,产业落后,搞传统农业生产在经济上很难有改观,基础设施很落后,离新农村建设的目标相差太远。国家成立60多年了,改革开放也30多年了,如今社会中还有这样一些落后贫困地区,老百姓生活得还不尽如意。贫困弱势群体还比较多。造成这样的结果原因是多方面的,非一朝一夕能够解决,只有一点点逐步解决,有中央的领导,自治区党委的部署,各族人民紧密团结,新疆的明天一定美好。
我们住村后,为村里老百姓做了一件件实事好事,老百姓是感受到了的。在村里老百姓主动热情和我们打招呼,出现了村民家里有事情都来找工作组的情况。刚来到村里的时候,从村民的表现可以看出有赞同的,有反对的,有持观望的。经过我们在村里所做的一切,村民赞赏的多了。
一年来农村的锻炼,我付出了艰辛和汗水,得到的是组织和村民们的肯定,这是人生宝贵的经验积累。
宋海涛
2015年4月1日